窩輪同期權有什麼區別呢? 很多投資者可能都不甚了了。從廣義上來看,窩輪可以說是一種特別形式的期權;不過,在香港,窩輪同在交易所上市的期權仍有很多不同之處。
不論是在聯交所上市的股票期權還是在期交所上市的期貨期權,其相應資產 ( 例如正股或期指 ) 、有效期和行使價等等都是由交易所訂定的;相反,在符合港交所有關規例的前提下,窩輪發行人的自由度就大得多,它們可以因應市場需要而發行多種不同資產、有效期和行使價的單一Call輪 ( 認購證 )或Put輪 ( 認沽證 ) 、一籃子股證甚至X輪 ( 特種認股證 ) 等等。此外,交易所也規定期權市場實行‘莊家’製度,莊家必須應客戶要求開出後者所查詢某一期權的買入價和賣出價;而窩輪市場則沒有‘官方’的莊家存在,不過那些經常發行窩輪的投資銀行為了維持旗下認股證的合理價和流通量,也積極參與有關窩輪的買賣,客觀上起著莊家的作用。
在香港,期權的成交量一直都比窩輪少,因此期權的買賣差價要比窩輪的差價大,期權投資者往往需要付出較高的交易成本,這反過來也進一步降低散戶買賣期權的意欲。在另一方面,窩輪的買賣形式和方便程度同一般股票一樣,比較高的成交量和較低的買賣差價使到它們比較受投資者歡迎。
當然,窩輪也不是全無局限的,例如同樣是認購( Call ) ,即看好某一資產將來的價格,期權策略可以是買入認購期權 ( Buy Call ) 或沽出 ( 沽空,Short Sell ) 認沽期權 ( Sell Put ) ; 但對窩輪投資者來說,就只有買入認購股證( Call輪 ) 一種方式,而不能夠拋空認沽證 ( Put輪 ) ,有一定的局限。換言之,期權散戶在有需要時可以同莊家‘互換位置’;但窩輪投資者,則不能夠‘變身’成為發行人。
要小心的是,期權的這種‘方便’對沒有足夠專業知識、資金和對沖策略的散戶來說卻不一定能帶來好處,因為沽空期權的收益只是取得有限數目的期權金 ( Premium ) ,但卻要冒上期權交收時損失可能沒有上限這種‘贏有限,輸無限’的風險。由此,可見不論哪一種投資工具都有其優、缺點,投資者切記要懂得‘執生’,不要‘趕時髦’去炒賣一切自己不熟悉的衍生工具。
總體來看窩輪較期權的不同之處如下:
港股市場中,窩輪的市場活躍度高于期權。
以4月28日為例,輪證成交約162億港元,大市成交約1057億港元,占比為15.3%。
兩者均為杠杆交易,相較正股交易使用的本金更少,可以放大收益,同時風險也會隨之放大。
窩輪的最大潛在損失為本金投資金額,不涉及補倉。而期權買賣中的賣出期權策略(期權賣方)前期可以獲得期權金,但最大潛在損失沒有上限。
窩輪和牛熊證免印花稅,但仍須付交易所交易費及經紀佣金。
窩輪只可為買方(即買入認購/認沽)。
期權既可以為買方也可以為賣方,投資者可以賣出期權,收取期權金。
由于可以作為賣方,因此期權可以形成多種交易策略,例如,跨式組合、蝶式組合等。
窩輪是一種歐式權證,只能市場買賣或持有到期結算。而美式期權除了可以通過市場交易及到期行權外,還可以在到期前隨時行權。
期權交易需要使用期權賬戶,窩輪交易可以直接使用股票賬戶交易。
窩輪到期日相較更為多樣化。港股期權到期日一般為月末。
騰訊窩輪
騰訊期權
窩輪編號與股票一樣,同為5位數字,但期權則不使用編號,直接以到期日及行使價等條款作辨識之用。